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郑州站 > 重点高中 > 中原区 > 郑州市第一中学 > 正文
来源:郑州中考网整理 2012-09-24 14:49:25
阅读方面
广泛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作用是非常大的。大而言之,她可以形成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塑造人的性格;小而言之,她可以丰富人的智力背景,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阅读面广,智力背景宽阔
我们在和优秀学生的座谈中也发现了这种规律,学生的阅读面都很广,大部分学生都这样说:“各种类型的书籍我都喜欢读,而且觉得很有必要读,这样可以开阔视野,使我了解更多。”学生小辰甚至列出了自己的阅读结构:文学名著40%,音乐(专业的轻音乐、摇滚研究等)20%,体育运动(传记、发展史、赛事等)20%,通俗小说(科幻、玄幻等)10%,其他10%。在谈话中就发现,小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谈吐间透出很强的思辨性。
座谈中我们还发现,在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结构中,科普著作占得比例很小。其实,科普著作和文学作品同样重要,在我们的智力背景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文学作品可以发展我们的感性思维,提高我们的理解力、想象力;而科普作品可以真实地展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的习惯。
适合中学生的科普著作有:《化学趣史》《数学营养菜》《新概念几何》《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
二、阅读有法,坚持不懈
这些优秀学生的阅读方法主要包括:
1.精读和通读相结合。一般的小说快速浏览即可,而思想性强的文学名著、专业性强的文学发展史以及哲学史等则需要精读并记录要点。
2.记录读书心得。学生小张说,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要做读书标记,她觉得做标记会影响书的整洁,所以就自创了一种读书标记的方法——用便签纸写自己读书的一些小感悟,夹在书本里,再读的时候,有新的感悟会继续补充。小孔也说,在读书的时候,自己的必备品是笔记本、笔和字典,便于随时记录自己对文章内容的体会和分析,便于查阅不明白的字词。
3.经典书籍反复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的丰富,知识的拓展,这些优秀学生独立阅读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那种缺乏深刻的思想而只有曲折的情节的文艺作品,已经不能使他们感到满意。而对优秀作品中那些阐明社会关系或者人们精神生活哲理、世界观的内容,他们则不仅反复阅读,而且加以分析和深入的思考。
我们来看看小辰的读书情况:小学1~2年级,读图文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小学3年级开始阅读大部头的名著。对于四大名著,小学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其中《水浒传》读了3遍,《三国演义》读了6~7遍,小学1~2年级读《三国》的图文版,3~4年级读现代文版,5年级读古白话文版;初三读《红楼梦》。
优秀作品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思想内蕴丰富,是取之不竭的宝库。反复阅读这些作品,能够不断扩充我们的知识背景,让我们不断地获得新发现和新收获。
4.分层阅读法。学生小婧除了喜欢读文学著作之外,还喜欢阅读诸如《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在读这些杂志时,她一般会读4~5遍。第一遍是挑喜欢的文章读,不需要多长时间,第二遍则要求自己将整本书看完,第三遍对重点和精彩的内容进行回味,第四遍就是剪下好的文章,做成剪贴本。另外,小婧读书的时候,每当看到有感触的地方,会停下来“呆想”十几分钟,在脑海中迅速搜集与此相关的信息。这样阅读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她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很快过滤相关的大量信息,思路敏捷。写作文时也一样,老师出一个题目,她立刻就会文思泉涌。
三、阅读时间从哪里来
也许我们会有一些疑问,学习那么紧张,这些优秀学生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呢?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常利用自习课、晚上睡觉前的一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一般来说,每天总的阅读时间会有1个小时左右,每学期平均读11本书(不包括杂志)。事实证明,每天挤时间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智力生活,在阅读中思考和感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小编推荐:
2018年郑州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