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郑州中考政策指南   2018郑州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中职中专招生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郑州站 > 中招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2016中考备考: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6-05-11 16:32:24

说两句

  •   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1、责任的含义: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这种承诺的表现: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分民身分、道德原则等。

      3、角色和责任的关系: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谁应该对我负责?首先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5、为什么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 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现任;不负责任,为了掩盖一次过失,你可能会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不能自学承担相 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6、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7、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如父母、老师、医生、警察……

      8、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见第11页正文一节)

      9、怎样理解"责任=代价+回报"?(见第14页最上一节)(同时解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

      10、承担责任对人的成长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承担责任,才能勇敢,才能无私,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11、对待可以选择的责任,我们的做法是(第14页最下一节)

      12、对待有些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却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的做法应该是(第15页正文)(该部分同时回答"怎样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13、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责任心,是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的情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14、集体与个体的关系(第19页正文)

      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第20页正文)

      16、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回答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第21页最上一节)

      17、关爱集体的表现(第21页下面三节)

      18、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辨析"两耳不闻窗外事"之类题型)

      19、承担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的表现(要求)(第23页三节)

      20、为什么我们应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第24页正文)

      21、为什么我们应该信守承诺?(第27页上一节)

      22、为什么我们应该勇担过错?(第27页下一节)

      23、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第28页正文)

      24、怎样做到自觉承担责任(第29页正文)

      第三课知识整理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

      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经济上,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企业核心竞争力;文化上,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人均受教育水平……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3、当今世界国际局势的变化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建国以来我取得的重大成就:经济上,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经济增长率创世界奇迹,加入世贸组织,赢得奥运会主办权;政治上,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和平、合作、责任的中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文化上,"神舟"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文化走出国 门,为世界所认同……

      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的显示。

      6、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7、初级阶段的含义:即不发达阶段。

      8、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两个方面。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本世纪中叶,至少100年时间。

      10、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矛盾产生的原因:落后的社会生产

      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矛盾持续的时间及覆盖的方面: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矛盾的例证:我国目前还有2000万人处于贫困线;我国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现象;农民的"四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我国国民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11、我国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根本任务为解决主要矛盾而存在。

      13、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5、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这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6、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而奋斗。

      制定的依据:我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性。

      制定的根本目的(出发点、归宿):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目标的途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略)、意义(略)(见38页最上一节)

      1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含义)(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略)(见38页第二节)关键词提醒:立国之本、共同政治基础、政治保证

      19、改革的实质、改革的根本目的(略)(38页最下一节)

      20、对外开放(略)

      21、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略)(第39页最下一节、第40页最后一节)

      22、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略)(第40页上两节)(即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4、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关系)

      25、少数民族的含义:相对于汉族以外的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

      26、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一些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稳定,因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0、维护民族团结--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什么?联系第一单元的承担社会责任有关内容回答)

      31、我们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三尊重"(略)、宣传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

      32、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它的形成,源自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这爱国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基础就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

      3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34、制定"一国两制"方针的根本目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体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共同心愿。

      35、"一国两制"的内涵三个方面:"一国",(略);"两制"(略);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关键词提醒:前提、主体、长期)

      36、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37、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36、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第四课基础知识整理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1)世界一天天变得更加开放,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

      (4)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怎样坚持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中的几个注意点)

      (1)要全方位的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2)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3、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沉重……)

      4、人口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问题。

      5、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7、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各自的作用:晚婚、晚育: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能更好的抚育后代;另一方面对于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的意义。

      少生: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8、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9、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客观依据(必要性)〖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回答国情、现状、表现及危害影响等〗:

      本框的知识点1和3。(2)理论依据〖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回答这么做符合什么原理、这么做有什么意义等〗:

      本框的知识点4和8。

      10、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形势):恶化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12、经济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1)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2)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4)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5)环境恶化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2、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3、三次产业革命

      4、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1)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技的每一次重大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我国目前虽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4)总之,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是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5、当今各国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6、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收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7、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和教育创新?

      P58中一段话,适当情况下可以补充点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

      9、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10、为什么要科教兴国?(1)本框知识点4;(2)本框知识点6;(3)我国目前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4)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自然

      2、我国目前的资源形势--资源总量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开发难度大。(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3、我国目前资源开发的现状-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4、造成我国目前开发难度大、利用不科学、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不发达。

      5、人与自然的关系:P60上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7、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人类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9、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1)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2)"三个代表"中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观(2)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5)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6)完善法律体制,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1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

      1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客观依据:P60A现状及危害

      理论依据:(1)本框知识点11,(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P61C)

      第五课知识整理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4、中华文化的影响(作用)

      (1)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2)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5、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是不断发展的。

      6、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敬业乐群、功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7、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8、传统美德具有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9、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为什么?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5、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6、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7、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具体的表现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9、改革开放以来,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的民族精神--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

      10、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国家)(1)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

      (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承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本框知识点1、4、6、8……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主要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9.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10.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1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13.合法权益受侵害应当如何解决:用法律手段去解决。比如,向有关机关申诉、控告和检举,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5.我国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和关系(联系)是什么?

      区别: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两者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18.宪法的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9.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20.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1.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是:选举权、被选举权、建议权、举报权、监督权、申诉权、控告权。

      22.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23.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4.公民的政治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具体指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 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两个100年"的目标:第一个"100年"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二个"100年",即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4.公有制经济的内容: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5.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

      6.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 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怎样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10.中学生应该怎样理财消费?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具体做到(1)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2)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3)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 相辅相成。①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②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 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怎样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如果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比作一部车,则两个方面就比做这部车的两个车轮,比作鸟也同样。

      6.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7.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8.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我们的共同理想

      1、走进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2、同绘小康蓝图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含义或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请你例举我国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做的努力。

      答:(1)、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有:A、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同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的矛盾;B、城乡差距;C、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等。 (2)、举措: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 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3)、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革命战争年代发扬的一种精神。但是,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因此不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这种想法对吗?请说明理由。(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答:这种想法不对。因为:(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继续发扬光大。(2)、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 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 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3)、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 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 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1、给未来插上翅膀

      (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

      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人生就是立足于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2)、理想的作用

      ①、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②、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通向理想之路

      ①、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努力,理想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二、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1、学习压力新思维

      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2、考试焦虑的影响

      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3、如何从容地面对考试?

      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③、要增强自身实力。

      三、未来道路我选择

      (1)、如何学会最佳的选择?

      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A、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B、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C、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这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2)、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不管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有各自的理由。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3)、学会自己选择的意义

      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四、拥抱美好未来

      1、迎接社会新挑战

      (1)2l世纪是终身学习时代

      人类进入2l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2)、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3)、需要创新精神

      ①、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

      ②、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5)提高观察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6)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7)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③、创新精神的意义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4)、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1)、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2)、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2018年郑州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河南省实验中学

    郑州市第七中学

    郑州市第九中学

    郑州第一零六中

    郑州市一零一中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初中试题库

    热门试题

    中考真题

    二模试题

    单元测试

    一模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